Memorized Search
例题¶
在具体讲何为「记忆化搜索」前,先来看如下的例题:
NOIP 2005 采药
山洞里有 
DFS 做法¶
注:为了节省篇幅,本文中所有代码省略头文件。
int n, t;
int tcost[103], mget[103];
int ans = 0;
void dfs(int pos, int tleft, int tans) {
  if (tleft < 0) return;
  if (pos == n + 1) {
    ans = max(ans, tans);
    return;
  }
  dfs(pos + 1, tleft, tans);
  dfs(pos + 1, tleft - tcost[pos], tans + mget[pos]);
}
int main() {
  cin >> t >> n;
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cin >> tcost[i] >> mget[i];
  dfs(1, t, 0);
  cout << ans << endl;
  return 0;
} 这就是个十分朴素的大暴搜是吧……
emmmmmm……
优化一¶
然后我心血来潮,想不借助任何“外部变量”(就是 dfs 函数外且 值随 dfs 运行而改变的变量), 比如 ans
把 ans 删了之后就有一个问题:我们拿什么来记录答案?
答案很简单:
返回值!
此时 dfs(pos,tleft) 返回在时间 tleft 内采集 后 pos 个草药,能获得的最大收益
不理解就看看代码吧:
int n, time;
int tcost[103], mget[103];
int dfs(int pos, int tleft) {
  if (pos == n + 1) return 0;
  int dfs1, dfs2 = -INF;
  dfs1 = dfs(pos + 1, tleft);
  if (tleft >= tcost[pos]) dfs2 = dfs(pos + 1, tleft - tcost[pos]) + mget[pos];
  return max(dfs1, dfs2);
}
int main() {
  cin >> time >> n;
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cin >> tcost[i] >> mget[i];
  cout << dfs(1, time) << endl;
  return 0;
} emmmmmm……还是 30 分。
但这个时候,dfs 函数已经不需要借助任何外部变量了。
优化二¶
然后我非常无聊,将所有 dfs 的返回值都记录下来,竟然发现……
对于相同的 pos 和 tleft,dfs 的返回值总是相同的!
想一想也不奇怪,因为我们的 dfs 没有依赖任何外部变量。
注:tcost、mget 这两个数组不算是外部变量,因为它们的值在 dfs 过程中不会被改变。
然后?
开个数组 mem, 记录下来每个 dfs(pos,tleft) 的返回值。刚开始把 mem 中每个值都设成 -1(代表没访问过)。每次刚刚进入一个 dfs 前(我们的 dfs 是递归调用的嘛),都判断 mem[pos][tleft] 是否为 -1, 如果是就正常执行并把答案记录到 mem 中,否则?
直接返回 mem 中的值!
int n, t;
int tcost[103], mget[103];
int mem[103][1003];
int dfs(int pos, int tleft) {
  if (mem[pos][tleft] != -1) return mem[pos][tleft];
  if (pos == n + 1) return mem[pos][tleft] = 0;
  int dfs1, dfs2 = -INF;
  dfs1 = dfs(pos + 1, tleft);
  if (tleft >= tcost[pos]) dfs2 = dfs(pos + 1, tleft - tcost[pos]) + mget[pos];
  return mem[pos][tleft] = max(dfs1, dfs2);
}
int main() {
  memset(mem, -1, sizeof(mem));
  cin >> t >> n;
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cin >> tcost[i] >> mget[i];
  cout << dfs(1, t) << endl;
  return 0;
} 此时 mem 的意义与 dfs 相同:
在时间 tleft 内采集 后
pos个草药,能获得的最大收益
这能 AC?
能。这就是“采药”那题的 AC 代码
这就是记忆化搜索。
总结¶
记忆化搜索的特征:
- 不依赖任何 外部变量
 - 答案以返回值的形式存在,而不能以参数的形式存在(就是不能将 dfs 定义成 
dfs(pos,tleft,nowans),这里面的nowans不符合要求)。 - 对于相同一组参数,dfs 返回值总是相同的
 
记忆化搜索与动态规划的关系:¶
有人会问:记忆化搜索难道不是搜索?
是搜索。但个人认为它更像 dp:
不信你看 mem 的意义:
在时间
tleft内采集 后pos个草药,能获得的最大收益
这不就是 dp 的状态?
由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出:
这不就是 dp 的状态转移?
个人认为:
记忆化搜索约等于动态规划,(印象中)任何一个 dp 方程都能转为记忆化搜索
大部分记忆化搜索的状态/转移方程与 dp 都一样,时间复杂度/空间复杂度与 不加优化的 dp 完全相同
比如:
转为
int dfs(int i, int j, int k) {
  // 判断边界条件
  if (mem[i][j][k] != -1) return mem[i][j][k];
  return mem[i][j][k] = dfs(i + 1, j + 1, k - a[j]) + dfs(i + 1, j, k);
}
int main() {
  memset(mem, -1, sizeof(mem));
  // 读入部分略去
  cout << dfs(1, 0, 0) << endl;
} 如何写记忆化搜索¶
方法一¶
- 把这道题的 dp 状态和方程写出来
 - 根据它们写出 dfs 函数
 - 添加记忆化数组
 
举例:
转为
int dfs(int i) {
  if (mem[i] != -1) return mem[i];
  int ret = 1;
  for (int j = 1; j < i; j++)
    if (a[j] < a[i]) ret = max(ret, dfs(j) + 1);
  return mem[i] = ret;
}
int main() {
  memset(mem, -1, sizeof(mem));
  // 读入部分略去
  cout << dfs(n) << endl;
} 方法二¶
- 写出这道题的暴搜程序(最好是 dfs)
 - 将这个 dfs 改成“无需外部变量”的 dfs
 - 添加记忆化数组
 
举例:本文最开始介绍“什么是记忆化搜索”时举的“采药”那题的例子
记忆化搜索的优缺点¶
优点:
- 记忆化搜索可以避免搜到无用状态,特别是在有状态压缩时
 
举例:给你一个有向图(注意不是完全图),经过每条边都有花费,求从点 
dp 状态很显然:
设 
常规 
但是!如果我们用记忆化搜索,就可以避免到很多无用的状态,比如 
- 不需要注意转移顺序(这里的“转移顺序”指正常 dp 中 for 循环的嵌套顺序以及循环变量是递增还是递减)
 
举例:用常规 dp 写“合并石子”需要先枚举区间长度然后枚举起点,但记忆化搜索直接枚举断点(就是枚举当前区间由哪两个区间合并而成)然后递归下去就行
- 边界情况非常好处理,且能有效防止数组访问越界
 - 有些 dp(如区间 dp) 用记忆化搜索写很简单但正常 dp 很难
 - 记忆化搜索天生携带搜索天赋,可以使用技能“剪枝”!
 
缺点:
- 致命伤:不能滚动数组!
 - 有些优化比较难加
 - 由于递归,有时效率较低但不至于 TLE(状压 dp 除外)
 
记忆化搜索的注意事项¶
- 千万别忘了加记忆化!(别笑,认真的)
 - 边界条件要加在检查当前数组值是否为非法数值(防止越界)
 - 数组不要开小了
 
模板¶
int g[MAXN];
int f(状态参数) {
  if (g[规模] != 无效数值) return g[规模];
  if (终止条件) return 最小子问题解;
  g[规模] = f(缩小规模);
  return g[规模];
}
int main() {
  // ...
  memset(g, 无效数值, sizeof(g));
  // ...
} buildLast update and/or translate time of this article,Check the history
editFound smelly bugs? Translation outdated? Wanna contribute with us? Edit this Page on Github
peopleContributor of this article OI-wiki
translateTranslator of this article Visit the original article!
copyrightThe article is available under CC BY-SA 4.0 & SATA ;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.